2018教师资格考试知识点(教学设计第三章):语文学科

来源:山香教育时间:2018-09-11责任编辑:liujunxia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本篇小编将接着第二部分,继续为大家整理教学设计第三部分的内容。


第三部分:教学实施

第一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对教学实施的总建议

(一)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 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 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 表达

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 增强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 重视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

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 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改革纲要和高中课程标准,

研究教学对象, 从本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要认真读书、精心钻研教科书,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 发挥优势和特长, 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从学生需要出发,利用课程资源开设选修课等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修课教学要求:

修课程根据 “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 两个方面的目标, 组织五个模块实施教学。

(一)阅读与鉴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 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

动态过程。 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

之一, 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

的环境,关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需求的多样性、 心理的独特性。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见

解,适当点拨,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

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

1、论述类文本: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

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2、实用类文本: 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和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

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

3、应用类文本: 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来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自学为主,不用作过多分析。

4、文学作品: 阅读文学作品是发现和建构作者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

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往往带有很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

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 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

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地、 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应引导学生在阅

读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事,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

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5、古代诗文: 应指导学生学会 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 文言常识的教

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6、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

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会报告会、作品讨论等。

(二)表达与交流

1、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学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 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观察

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自由

地表达、有个性的表达、 有创意的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

空间。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 ,激发写

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感情,指导学生根据写作要求搜集素材,鼓励学生将自己或 同

学的文章加以整理

2、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人际交往中的 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有自信心、有独立见解、相互尊重和理解、谈吐文雅等

指导学生在各种交际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三、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

(一)选修课程的设计

选修课的设计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

(二)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老师应该认真做好等候课的介绍, 其实,要帮助学生了解在若干等候课中哪一门或哪几门适合自己,学会正确行使选课的自主权

(三)选修课的教学

要按照课程目标制订计划, 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 漫无计划, 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深奥新奇,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

选修课应该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须要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 不能单纯从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四)五类选修课的教学

1、诗歌与散文

本系列课程,应当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古诗。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 如强加诗文的诵读 ,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

意境和形象 ,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

作品; 提供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 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

的理解。 重视作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

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

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审美能力。

2、小说与戏剧

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 与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 ,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 不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提供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利用多媒体辅助,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3、新闻与传记

重在指导阅读典范性新闻作品

。新闻与传记的写作应以学校社区生活和熟悉的人物为

对象,从写新闻评述、综述或传记性小故事开始,逐步提高。

4、语言文学应用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筛选和整合, 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 阅读规范的应

用文,了解应用文的性质和用途,注意应用文的格式、术语和语言风格。

5、文化论著研读

阅读文化论著, 重在领会精神, 抓信重点,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或观点进行讨论,不面面俱到。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 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互相探讨, 要是教师可作适应的讲解。

第二章 阅读教学

依据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的语文课程目标,阅读教

学有以下几个内容: 指向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习读能力,指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一)阅读习惯态度

阅读习惯

1、边读边思边动笔边思考

2、使用工具书

3、勤于读书

4、质疑问难

阅读兴趣

1、明确阅读目标和阅读意义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3、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的能力, 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

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1、阅读感受力

2、阅读理解力

理解是对阅读的基本要求,是阅读能力的。

3、阅读欣赏力

4、阅读评价力

5、阅读迁移力

6、阅读创造力

阅读创造力是高层次的阅读,是阅读的升华。

(二)阅读方法

朗读

2、朗读技巧的训练

应突出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四个方面。

3、朗读训练的常用方式

( 1)教师范读。这是好的指导方式。

( 2)学生单读。带有考查性和示范性,是好的训练方式

( 3)学生齐读。适用于诗歌等音韵感和节奏感强的作品

( 4)学生分角色读。适用于戏剧等人物个性鲜明的作品默读(略)

精读

精读训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全面理解,逐次研读。 即逐字逐句、逐段逐单地去钻研,做到精细理解,全面把握。

2、仔细品味,融会贯通。 即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要推敲琢磨,达到透彻明了,全面领悟。

3、读思结合,边读边记

4、灵活运用多种精读方法。 如读涵泳法、质疑思辨法、比较阅读支、表达阅读法。

略读

把握大意,抓住重点,提高阅读速度

(三)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

1、引导过程

导入过程的基本目标就是确定目标,激发兴趣。一般包括以下四项: ( 1)预习;(2)解题;( 3)介绍有关资料; ( 4)课前谈话。 教学实践中可全部应用,也可以只运用其中的若

干项。

2、研读课程

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可分为三个阶段:感知、分

析、综合。 感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认识,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局部、各细节的具体认;综合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体理解和把握。

感知阶段:

( 1)认识生字词

( 2)通读

( 3)了解内容概要和辨认文章体裁

( 4)批划评点和质疑问难

分析阶段:

( 1)结构分析

( 2)内容要素分析

( 3)写作技巧分析

( 4)语言分析

( 5)重点分析综合阶段:

( 1)概括中心思想

概括中心思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审题引导、段意综合、寓意呈现、弦外之音

( 2)总结写作特点运用过程

运用过程的基本任务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特别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迁移能

力。在阅读教学的全部过程中,都要贯穿朗读、默读、以及吟诵、背诵的训练,在运用过程

中要特别注意背诵训练, 这是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指导学生背诵的基本的方法就是理解和诵读结合起来。

(四)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

阅读教学的方式有很多, 其基本方式有说讲读分析、问答研究、练习讨论等。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 讲述法、讲解法、串讲法、朗读法、默读法、评点法、问答法、研究法、讨论法、欣赏法、现代媒体教学法 等。

1、讲述法

优:能够保持新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较少时间传授较多知识, 利于笔记训练增加学

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缺: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无法照顾各别差异,不利说读训练

2、讲解法

优:说难解疑省时省力,保证知识的准确性与深刻性。

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精确恰当、方法灵活

3、串讲法

优:符合古汉语特点,易于字词句落实,句意的贯通

缺:学生被动,妨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要求:注意次序、突出重点难点、改变观念

4、朗读法

优:以声音增加原作力量、对作品的艺术进行再创造 ,多种器官协同活动唤起学生强

烈共鸣。巩固加深记忆。

要求:在读音、停顿、速度、语调四方面达到四个层次的要求:正确、理解、流利、表

情。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学会各种朗读教学方式,明确教师指导的要求:一定着眼点、二

抓全过程、三选好时机。

评析法、评点法略

7、问答法

优:唤起注意、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建立师生间的双向通信通路,利于反馈信息的快速畅通,利于教师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缺:不利于知识系统的传授,不能保持知识的完整性。

要求:

( 1)掌握问题设计的内容要求

( 2)掌握问题设计的形式要求

( 3)把握问题提出的

( 4)掌握问题思考指导的技巧

( 5)具有答问技巧

步骤:

( 1)学会设计问题

8 个设计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切入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点、概念易混淆点、教学内容的总结处、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近发展区。

5 种设计方式: 总分式, 即一个问题为中心分若干小问题; 层推式, 即设计一系列前后

关系联系、 层层推进、 环环相接的问题; 比较式,即提出相连或相反的事物或观点比较辨别;

启发式 ,即阐明事例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想象; 归结式, 即完成教学内容

之间为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使知识系统化而提出的问题。

( 2)学会提出问题

从提问的角度, 分:直问与曲问、 顺问与逆问、 单问与套问、 独问与对问、 正问与反问。

从提问方式,分:对比问、因果推论式提问、无疑处生疑式提问、挖掘言外之意的提问

从提问目的,分:检查提问、拱桥提问、造情提问、因材施教提问、追根溯源提问、投石激浪提问、画龙点睛提问

从问题之间的关系上分:众星捧月式提问、连环相扣式提问

从处理教材的角度,分:抓纲要提问、倒嚼甘蔗问、中间开花问。

( 3)学会总结问题

及时评价和总结学生的答问, 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也有助

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研究法

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钻研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要求: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教给学生研究的步骤和方法,提供研究的材料, 寻求

多种教学方法的配合。

讨论法

优:培养学生对话能力,培养学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形成积极、主动、生动

活泼的学习氛围,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弥补学生独立阅读的不足,集思广益,加深理

解。

要求: 把握讨论主题、抓好讨论前的指导和学生自学、正确对待意见分歧、 控制好火候

和时间、与其它教学方法适当配合。

注意: 学会设计讨论的题目、能够切实指导讨论, 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学会总结讨论

的结果。

(四)阅读教学实例(略)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收藏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