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测试试卷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答案

时间:2017-07-26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7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 D【解析】“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3. B【解析】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
4. B【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华生,他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5. D【解析】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有儿童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科特征。
6. B【解析】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
7. C【解析】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8. 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9. D【解析】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10. C【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11. 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角色扮演法的内涵。
12. B【解析】德育目标的确立主要依据四个方面:(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其心理特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13. A【解析】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大。
14. B【解析】在注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小学阶段是有意注意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有意注意终取代无意注意的主导地位是在初中阶段。
15. A【解析】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16. D【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好。
17. A【解析】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直觉思维具有敏捷性、直接性、简缩性、突然性(突发性)、猜测性的特点。灵感现象就是直觉思维的结果。
18. D【解析】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19. B【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另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20. A【解析】心理评估是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21. C【解析】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二、辨析题
1. (1)这句话是不正确的。(2)分组教学是指在按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固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分组教学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2.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教师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为教师发挥主体作用,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广阔的天地。
3.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4.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2)能否有效提出假设,受到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思维越灵活、知识经验越丰富,提出的假设就越多。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 (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1)个性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做斗争的意志活动,心理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2)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4.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1)在注意过程中,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境的各个方面。(2)在保持过程中,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境中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语言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3)在复现过程中,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境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4)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激励。他还认为习得的行为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学习者是否会表现出已习得的行为,会受强化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 材料中的数学老师面对三毛的表现所采取的措施违背了如下德育原则:
(1)违背了疏导原则。教师在面对有问题的学生时,应该耐心引导,促进学生克服缺点和不足。材料中的老师在不知道三毛是采取提前背诵题目的方法获取高分的时候,应该在课下了解情况后积极引导,而不应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让三毛出丑丢面子,使其丧失了信心,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2)违背了因材施教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且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材料中的老师发现三毛数学成绩不好时,应该深入了解三毛对于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帮助三毛提高成绩。
(3)违背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并及时肯定和引导,逐步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的三毛为了考取好成绩采取提前背诵题目的方法,这说明她记忆力好,并且善于观察、爱动脑筋,老师应该重视三毛的这些优点,积极引导帮助三毛提高数学成绩。
(4)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不能怀疑、批评或者忽视他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一定要尊重信任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材料中的老师因为三毛数学成绩不好,就打击挖苦她,显然是对三毛的不尊重,也不相信三毛会学好数学。
2. (1)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出发,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个体对于现实的理解和假设,其受到特定经验和文化等的影响,因此每个人对知识所建构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并不是要对所有的学生传授完全相同的原理知识,而是要让每个学生能够按照他的知识经验建构出新的知识内容。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接得上去”。
(2)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知识的传授,还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这种主动建构,达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使它格外发容滋长,开更美丽的花,结更好吃之果”。这意味着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信息搜集者,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领路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不再是不可亵渎的权威,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师生之间成为共同的学习伙伴和合作者。
(3)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角度来讲,社会互动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和学习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虽然很多时候从表面上看,学习者是一个人在进行学习,但是他在学习中采用的学习材料、学习用具以及学习环境等都是属于社会的,是集体经验的累积。“接知如接枝”就体现了社会互动性的内涵,即自己知识的生长一定会借助他人的经验,自己的经验也会生长到别人的知识里去开花结果。这意味着合作学习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

  • 考试公告
  • 成绩查询
  • 资格认定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点击打开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