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6月17日)

时间:2024-06-17责任编辑:zz145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4

  • 报名条件
  • 考试指南
  • 历年考情
  • 选课报班
专业老师在线答疑

一、单选题

1.一位语文教师上公开课,在引经据典时,讲到了《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不巧,这时有位学生突然举手问道:“我国古代妇女都要裹小脚,裹了小脚的妇女怎能行军作战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老师显得十分尴尬,只好如实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到,待下课后查阅资料再做解答。”这一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师()的不足。

A. 学科专业知识

B. 通用知识

C. 教育科学知识

D. 实践知识

2.蒋老师喜欢关注互联网经济,并将互联网企业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的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蒋老师具有()

A. 课程开发的意识

B. 扬长避短的意识

C. 校本教研的意识

D. 以人为本的意识

3.美妙的音乐很悦耳,像春风拂过脸颊。这属于()

A. 知觉

B. 错觉

C. 幻觉

D. 联觉

4.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表现出多余动作消失这一特点的阶段是()

A. 操作整合

B. 操作熟练

C. 操作定向

D. 操作模仿

5.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其中,“年满六周岁”是本条教育法律规范的()

A. 假定

B. 处理

C. 制裁

D. 设置

二、多选题

1.关于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B. 重视室内活动,着重于课堂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

C. 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该教儿童自己做

D. 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2.某校根据学生成绩的好坏,为学生发放红、黄、蓝三种颜色的作业本,有家长提出质疑,但校方称这样有利于教学。针对该校的这一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这是一种教育冷暴力

B. 这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C. 这是对成绩差的学生的一种歧视

D. 这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

3.关于性格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

B. 性格是现实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C. 性格有好有坏,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

D. 性格是在长期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一旦形成就一成不变

4.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下列情境中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的有()

A. 个体感受到群体成员个个能干,而自己却无法胜任时

B. 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且他们的反应不一致的时候

C. 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

D. 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凝聚力时

5.教师荣誉的内容有()

A. 光荣的角色称号

B. 无私的职业特性

C. 高尚的人格魅力

D. 崇高的人格形象

E. 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题干中的这位教师之所以不能回答学生的提问,是因为他的知识不够渊博,缺乏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即通用知识。

2.A【解析】蒋老师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创生和开发课程。所以,蒋老师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

3.D【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题干所述属于联觉。

4.B【解析】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操作熟练阶段,其动作结构方面的特点是: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

5.A【解析】教育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假定)、行为准则(处理)和法律后果(制裁)三个要素组成。法定条件是指适用该行为规范的条件和情况,它是把规范同主体的实际行为联系起来的部分,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这一规则生效。因此,“年满六周岁”是本条法律规范的法定条件(假定)。

二、多选题

1.ACD【解析】陈鹤琴提出的“活教育”的方法包括: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故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错误。关于“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他提出凡是儿童能够做的,就应该教儿童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等等。故CD两项说法正确。

2.ACD【解析】题干中的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冷淡、轻视等非暴力手段,不公平地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受到伤害。这是一种教育冷暴力,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ABC【解析】性格是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性格的稳定性又不是绝对的,性格还有可塑的一面,除了重大事件的影响外,性格的改变一般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环境影响和主体实践。

4.ACD【解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个体在下列情境中比较容易发生从众现象:(1)判断作业的难度较高,所呈现的刺激模糊不清时,个体顺从社会压力的倾向就越高;(2)群体极具吸引力并有高度的凝聚力时,个体较容易表现出从众行为;(3)个体感受到群体人员个个能干,自己却无法胜任时,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4)个人的反应将会被群体大众所知道时,个体较容易表现从众行为;(5)群体至少具有三个成员,并且他们的反应是一致的时候,成员较容易从众;(6)在鼓励遵从社会准则的文化背景下,个体较容易从众。因此,答案选A、C、D三项。

5.ABD【解析】教师荣誉的内容有:(1)光荣的角色称号;(2)无私的职业特性;(3)崇高的人格形象。


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干货下载

互动交流

  •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
  • 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
  •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

手机登录确认

微信扫码下载

微信扫一扫,即可下载

— 登录账号,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

每日一练

历年试题

面试宝典

时政热点

欢迎登录